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

织金县群建村:“垃圾当铺”当出乡村治理新风尚

2023-08-04 18:58:28 来源:天眼新闻

“以前,家里的废纸壳、易拉罐、塑料瓶,大家都把它们当垃圾丢了。现在都舍不得乱丢,得收好拿去村里面兑生活用品。”自从村里面开了“垃圾当铺”以后,建群村村民杨树文高兴地说,家里吃的盐、味精、酱油等,基本上都是用垃圾去兑换的,在生活用品上省了不少钱。


(资料图片)

杨树文所说的“垃圾当铺”,是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为实现垃圾“变废为宝”,积极探索创新的一套乡村治理机制。平时,村民只需将家里提前收拾好的废纸壳、啤酒瓶、易拉罐、塑料瓶、废书废报、废电器、旧衣服等物品,拿到村“垃圾当铺”称重后,即可根据物品数量兑换厨房用品、洗漱用品、学习用品等5类37种用品。

今年以来,群建村为提升垃圾处理能力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创新开办“垃圾当铺”,引导和鼓励村民用垃圾兑换日用品,以此转变村民观念,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,真正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到精细化、规范化、专业化。

“货架上的所有物品都可以用垃圾兑换的,不用花钱。”群建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袁贵明说,“这些生活用品的资金来源都是靠垃圾再利用得来的,既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,又解决了乡村脏乱差问题。”

“30个易拉罐兑换一块肥皂,10个矿泉水瓶兑换一本笔记本,120个烟头兑换一袋盐……”袁贵明说,现在垃圾量可比以前少多了,工作量大大减轻,村民们都参与进来,环境卫生大有提升。

据了解,群建村在开展“垃圾当铺”的基础上,在全村范围内设立垃圾分类亭16个,每个垃圾分类亭摆放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等4个垃圾桶,还全面推进垃圾分类,定期开展“最佳兑换个人”评比活动。

“自‘垃圾当铺’运营后,村里的环境面貌变化很大,尤其是老人的意识增强了,学生娃娃也参与进来,村里都看不见什么垃圾。”袁贵明说。群建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,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捡拾,倡导村民积极行动,改善了村民乱丢垃圾的生活陋习,增强村民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,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源化、减量化、无害化。

织金县大平乡副乡长周胜男说告诉记者,群建村“垃圾当铺”的实行,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与便民利民的有机结合,全村实现废旧物品、垃圾等分类回收,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极大提升,村民们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,也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出了有益探索。

通讯员 郭勇

编辑 吴传娟 刘绍波

二审 刘悦

三审 赵勇军

上一篇:

冰山冷热:8月4日接受机构调研,德邦证券参与

下一篇:

最后一页

x
精彩推送